时间:2017-12-19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jpg)
主办
《中国书画》杂志社? 北京市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
协办
河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时间
2017年12月2日15:00—17:00
地点
《中国书画》美术馆
媒体支持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新闻、雅昌艺术网、国学频道、书画频道、中国美术报、美术报、书法报、荣宝斋、美术观察、中国网、艺术中国、创新网
12月18日下午,由《中国书画》杂志社、北京市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主办,河南美术出版社协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承办的系列公益讲座“中国书画大讲堂”成功推出了第六讲“《洛神赋图》与宋高宗后宫:南宋摹本的功能与意义”。
.jpg)
“中国书画大讲堂”第六讲主讲人邵彦
主讲人邵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史和书画鉴定方向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其研究乐趣在于将最传统的书画鉴定、文献考证方法与前沿的艺术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病理学视角结合起来,发现司空见惯的作品和史迹下被掩盖和忽视的真相。据悉,本项研究曾于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开启了邵老师的一系列“挂票讲座”。
.jpg)
《中国书画》杂志社副总编辑、北京大学博士后任军伟主持“大讲堂”第六讲
邵彦的讲座深入浅出,且生动有趣。她在讲座中引经据典并展开推理,着重阐释了《洛神赋图》出现宋摹本的原因,并通过书画鉴定方法,为几本宋本《洛神赋图》做出精准的年代归属,且发现它们都与宋高宗宫廷有关。那么,忙于进行儒家文化正统重建的宋高宗,为何会关注这样一部纯文学作品图式?通过邵彦的讲述,宋高宗个人生活经历得以揭示,《洛神赋》在宋高宗内心原是一部悼亡之作,用以抒发他对原配妻子的怀念。而康王妃邢秉懿被掳往北方后,宋高宗的后宫随即开展了新的后位争夺。在这个漫长斗争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吴皇后,利用书画手段,包括一些儒家经典题材的古画摹制和改造,以及《洛神赋图》的摹制、改绘等,逐步加强和宋高宗的感情,巧妙上位。讲座将宫廷绘画的政治意涵求解,从前朝推及后宫,也为宋高宗朝后宫书画活动增添了具体生动的材料。
.jpg)
“中国书画大讲堂”第六讲现场
在讲座接近尾声时,主讲人邵彦还和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解惑。听众的提问围绕邵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展开,其中还涉及到邵彦使用结合病理学方法对高凤翰的个案研究,邵彦详细地和提问听众讲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据悉,该系列公益讲座的主讲人多为在美术史论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以及在书画创作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名家,内容涉及古代书画名家名作个案研究、书画理论及美学研究、当代书画创作研究、印学研究等,力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辐射和服务不同层次的爱好者,彰显《中国书画》开放包容的文化追求,传达北京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真诚公益的服务理念。
.jpg)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史和书画鉴定方向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研究乐趣在于将最传统的书画鉴定、文献考证方法与前沿的艺术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病理学视角结合起来,发现司空见惯的作品和史迹下被掩盖和忽视的真相。本项研究曾于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开启了邵老师的一系列“挂票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