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9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主办
《中国书画》杂志社 北京市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
协办
河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时间
2017年11月28日15:00—17:00
地点
《中国书画》美术馆
媒体支持
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新闻、雅昌艺术网、国学频道、书画频道、中国美术报、美术报、书法报、荣宝斋、美术观察、中国网、艺术中国、创新网
由《中国书画》杂志社、北京市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主办,河南美术出版社协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承办的系列公益讲座“中国书画大讲堂”,旨在向广大读者及书画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以讲座形式,围绕书画研究及创作,推介系列名家学者的新近研究,推进社会公众的书画美育教育。该系列公益讲座的主讲人多为在美术史论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以及在书画创作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名家,内容涉及古代书画名家名作个案研究、书画理论及美学研究、当代书画创作研究、印学研究等,力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辐射和服务不同层次的爱好者,彰显《中国书画》开放包容的文化追求,传达北京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真诚公益的服务理念。本次推出第四讲《中国书画品评的维度》。
讲座内容摘要
唐代司空图把诗歌的美感细细地分为二十四种类型,称为二十四诗品。受到诗品的影响,书画品评也有二十四书品、二十四画品、十二诗品等。更加简要地的品评分类是南北二分法,北方多雄伟豪放,南方多秀美婉约,北人渊综广博,南人清通简要。诗文书画品评又有古雅之美,是中国特有的美感类型。书画审美的繁简维度,直接脱胎于诗赋文学,书画的高度在于文学化。

主讲人
张同标,江苏盐城人。美术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术史论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