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中国书画》杂志社向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16所孔子学院捐赠2014年度的《中国书画》杂志,并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举行了捐赠仪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教授、《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康守永等参加了捐赠仪式。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海外大学密切合作,截止目前已承办了16所孔子学院,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它们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中国书画》杂志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一直处于书画艺术高品质传媒的领头位置,也一直努力经营着书画艺术的影响力,力求把书画这一枚中国文化的明珠推向世界。
捐赠仪式上,在朱天曙教授对捐赠进行了介绍之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发表了讲话,他首先由衷感谢《中国书画》杂志的捐赠,认为虽然捐赠的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在对外传播中,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文化,中国书画就应该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崔校长表示,由于中国文化的精深,在对外传播中为了使外国学生能够读懂和初步领略中华文化,文化教学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为使海外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教学内容的深入很有必要。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浓缩,我们应该给海外学生开辟出一条通过书画艺术来读懂中国文化的道路。《中国书画》杂志社为孔子学院捐赠杂志的意义正在于此。
《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康守永讲话表示,《中国书画》杂志社此次捐赠的杂志实属微不足道,十分感谢北京语言大学能够如此重视。他说,选择北京语言大学担负的孔子学院作为捐赠对象,是表达我们社会责任的一个小小的具体行动,也是中国书画杂志与北京语言大学的一份特殊的缘分。语言的教授与传播是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础,而汉语文字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有着成为一种艺术的基因,当汉字的书写用特殊的素材、在特殊心境下用特殊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既诠释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特殊精神风貌,字里行间读出汉字所蕴含的雄壮、质朴、磊落、闲雅、深稳等人格特征,也能赢得有相应感知能力的心灵契合,这就是由汉字而书法的特殊魅力所在。中国的绘画的传播也同样,如果在海外教授语言、进而书法的同时,在书法笔墨的基础上往前迈一步,了解一下中国绘画的笔墨精神、气韵意境,了解一下中国绘画内含的价值取向、生命哲理,这种文化的深度传播,更可能激发国外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欲望。
捐赠仪式上,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书画》杂志社达成共识,今后会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合作,此次捐赠杂志是一个好的开头。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基金会金珂秘书长主持了仪式,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付继伟、《中国书画》杂志社发行部负责人范慧兰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