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10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委员会作品邀请展开幕
2016年4月15日上午10时,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的“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委员会作品邀请展在《中国书画》杂志社美术馆开幕。经济日报社原社长、中直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装基地主任窦义勇大校,港澳国际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港澳传媒华语国际台台长冉多文,中信旅游集团副总、中信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跃,荣宝斋《艺术品》杂志主编王登科,文银集团董事长魏琳星,全球贷总裁尹沛峰,北京林氏兄弟文化公司董事长林德汤,以及本次展览的参展画家等,出席了开幕仪式。《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康守永,荣宝斋《艺术品》杂志主编王登科,港澳国际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港澳传媒华语国际台台长冉多文,以及画家代表马硕山为开幕式致辞。
嘉宾合影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肖舜之、李晓明、李晓军、安林、马硕山、姚震西、任清、阴澍雨在当今中国画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大都在创作、科研、教学领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兼有深厚的理论学养与精湛的绘画技艺,且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艺术风格。集中呈现在这里的是一代艺术家对于“写意”这一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与可贵探索。他们的作品可以视为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写意精神的新的阐释。
《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 康守永致辞
今天,世界艺术的格局中,中国绘画已经具备了充分的自信与自醒。众多中国艺术家的实践都彰显出来自东方的才情与智慧。当代的艺术创作已经打破媒材语言的特定限制,归向于普遍认同的审美价值,所以“写意”的精神品质成为众多艺术门类所共同追求的。诸如雕塑、油画、公共艺术等等都在强调写意性的表现。这其中,“写意”作为东方艺术的精神指向,被认为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重要特征,被不断地强化。中国画领域中,对写意性的强调也打破了各个题材、画科之间的限制,成为共同追求的精神品质。
目前有关写意的讨论都是与中国绘画的当代发展密不可分的。回到以技法界定的层面,“写意”与“工笔”对应,清人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世以画蔬果花草随手点簇者谓之写意,细笔钩染者谓之写生。以意乃随意为之,生乃像生肖物。不知古人写生即写物之生意,初非两称也,工细点簇,画法虽殊,物理一也。”这里的“写意”特指花鸟画,写意观念与写意技法在花鸟画这一中国画门类中得到统一。
但是,就是在对于写意精神的普遍认同中,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却出现颓势。这是来自于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写意”作为技法,在历经千年的传承当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固定的范式,这种范式成为束缚,对艺术家创造力的发挥产生强烈的制约。以至于在人们的认知当中,但凡是与画史上原有的写意花鸟画范式相关联的绘画风格,都被认为是没有创新意义的,所以不具备当代价值。
参展艺术家李晓明接受采访
其二,“写意”作为精神指向,贯穿于中国画的发展之中,他并不是被标志在画面上的,而是潜在于绘画形式之中,往往是不可见的,他需要艺术家长期的学识修养的积淀以及人文熏修。这就造成了要养成“写意”的内在品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很难在短期内看出效果,这就造成潜下心来研习写意的人相对较少,作为精神层面的“写意”也在逐渐缺失。
最后,写意花鸟画将自然花鸟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寻求灵性的表现。由于客观对象的造型结构、物理关系很稳定,从古至今几乎是不变的,所以很难从题材的变化当中彰显时代精神,无法汇入中国画推陈出新的主流。
所以被人质疑的是:时代生活还真的需要这些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吗?写意花鸟画能够表现当下的社会生活吗?显然如何将个体的情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如何将相对稳定不变的题材与当下的物质世界相联系;如何将写意的精神与艺术中普遍的价值取向相协调一致,都是当前的写意花鸟画家所要面对的,并且通过创作加以解答的。这是当下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难度所在,也是其高度所在。
参展艺术家马硕山致辞
写意花鸟画在当下的发展既需要有艺术家的执着与坚守,也需要来自外部的动力,特别是来自社会的导向性的指引与推动。《中国书画》杂志作为专业的学术期刊,一直以来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书画》杂志社画院成立以来,以《中国书画》的学术平台为依托,反思当下中国画发展的具体问题,注重学术探讨,聘请了众多当代的有影响的实力派画家作为书画院的艺委会委员和创作研究员、院聘画家,并且定期举办有明确学术主题的展览,对中国画的当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次邀请的本院写意花鸟画创作研究委员会部分研究员,都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写意花鸟画家,举办“诗花墨雨”邀请展。旨在唤起人们对于写意花鸟画这一传统的绘画样式的关注,并带动以中国画传承与发展为命题的深入探讨,相信此次展览,会对写意花鸟画的当代发展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展览现场
展厅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