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西安美术学院与《中国书画》杂志社...
《中国书画》杂志社与港澳传媒华语...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在中国国...
河山溢彩:《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
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最新动态

传承古典 推崇创新 ——写在《中国书画》出刊百期之际

    《中国书画》杂志自2003年1月创刊以来,至2011年4月已经出刊百期的了。
    在创刊之初,《中国书画》杂志就得到过众多专家、学者等业内业外人士的支持与鼓励,经过八年多的努力与奋斗,已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赞赏。
    回顾、思索这段历程,既是对《中国书画》杂志走过百期的纪念,也是对《中国书画》杂志所有的关注者和阅读者的一个阶段性汇报。

借助于思想的力量
    《中国书画》杂志创刊以来,对全国多数博物馆的精品典藏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推介,对当代书画名家、大家进行了全方位的抢救性采访发掘,对当代有实力的青年书画艺术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推荐与宣传,对艺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市场走向做了大量的梳理和分析,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如果说八年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得益于经济日报报业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艺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得益于有一个正确的办刊理念。
    《中国书画》杂志聘请了众多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这些顾问和专业委员会委员都是国内的知名大家或是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他们是杂志社的高级智囊,他们的一篇文章、一段谈话、一个词汇都给杂志带来启迪。最早被聘为《中国书画》杂志顾问的杨仁恺、张仃、启功三位先生,在本刊筹办之初先后都提出过极其宝贵、中肯的建议:杨仁恺先生建议把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坚持民族文化艺术本位作为《中国书画》杂志办刊的指导思想;张仃先生建议《中国书画》杂志在关注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传统书画艺术在当下社会的际遇与发展现状;启功先生建议《中国书画》杂志在强调传统书画的艺术性同时还要突出其学术性等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同志对杂志也非常关心,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经济日报原社长、中国书协理事武春河同志作为杂志的创办者提出了“关注传统,关注实力,关注创新,关注市场”的指导方针。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传承古典、关注当代、坚持学术已成为《中国书画》杂志的编辑自觉。
    《中国书画》杂志还坚持“批评而不攻击,赞扬而不吹捧、传统而不守旧,前卫而不赶时髦”的原则,并将“超脱、包容、公允、求真”作为编辑同仁采编的最高准则。这些理念和原则体现在《中国书画》杂志对书画艺术宏阔的关注视野,体现在古代与当代、创作与研究、老一辈书画艺术家与中青年一代书画等等都有涵盖的栏目设置中。有同道说,《中国书画》杂志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表现在编排思想一直同当代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保持着同步、站在当代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前沿,时刻关注着书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是读者了解、研究当代书画艺术不可忽视的一本专业性刊物。

努力寻找自己的办刊特色
    在《中国书画》杂志之前,国内书画界还没有一本如此大开本(八开)、印刷如此精美的高品位专业杂志,而这恰巧是本刊突出自身办刊特色的突破点。大开本、精印刷思路的确定,一方面是受国外优秀艺术刊物的启发,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读图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尊重。正如在《中国书画》杂志创刊辞中所说的:“《中国书画》杂志,不仅是充分展示、欣赏、评介中外书画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载体,自身也应是一件充满了美感的艺术品。”的确,《中国书画》杂志的很多读者同样也是将之作为艺术品珍视的,不仅每年的征订量稳步上升,而且能够收藏一整套全的《中国书画》杂志成为很多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中国书画》杂志出刊百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传承古典,弘扬学术。经典与学术,是《中国书画》杂志办刊理念中的关键词。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越来越失去它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尤其在书画艺术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了使传统文化艺术重新焕发它的生机,展现它的魅力,《中国书画》杂志以传统中国书画艺术经典作品为重心,专注于自身学术性的营构与建设。
    《中国书画》杂志古典内容的展示是重心。我刊同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建立合作,选取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在每期杂志向读者推出古代、近现代专题,在向读者提供不同的关注、欣赏、学习传统文化艺术视角的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2010年第四期推出的黄公望专题,基本囊括了世界各地博物馆所藏黄公望传世作品的精华,集中展示了黄公望绘画艺术的全貌。出刊八年来,《中国书画》杂志得到了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鼎力的支持和莫大的信任,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辽宁省博物馆在新馆开馆之际,与《中国书画》杂志共同推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指定将大量馆藏精品为《中国书画》杂志独家刊载,为杂志提供了珍贵的编辑资源。
《中国书画》杂志开辟有“史-论-评”等相关栏目专门刊登美术研究论文,内容涉及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含书评)、书画鉴藏、艺术教育、艺术市场等内容,其中有大量优秀文章广为研究者引用,广为其他杂志转载,影响深远。《中国书画》杂志立足于书画艺术,但并不受其局限,一直坚持认为书画篆刻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具有超越自身的普遍的价值,所以在选择稿件时,学术论文写作的多学科交叉、所提观点是否有真知灼见自然就成为取舍的标准。
    为更好的体现自身的学术性,《中国书画》杂志还邀请很多当代知名文化艺术学者开设专栏,如:徐邦达、范曾、郎绍君、韩天衡、黄惇、陈传席等等。无论是原来的“专栏”还是现在的“专家论道”,名家专栏一度以其学术魅力成为《中国书画》杂志的品牌栏目,为杂志赢得了更多阅读者的称许。
    ——贴近时代,关注当下。《中国书画》杂志始终把当代书画篆刻艺术作为关注点,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书画》杂志充分关注当代书画篆刻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认为这些现象虽然是积极或者消极的,但都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当代书画篆刻艺术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关注、整理、分析、研究这些现象,才可能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艺术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定位,给当代美术史的撰写提供参照。
    其次,《中国书画》杂志充分用自己的媒体优势,以“论坛”栏目为契机,长期致力于关注当下美术界的种种现象并曾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讨。比如“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提高艺术品拍卖的学术品格”(2005年)、“中国书画与瓷器论坛"(2007年)、“当代国画缺少什么?”(2010年)、“宣纸与中国书画艺术论坛”(2010年)等专题论坛的举办,一系列当下书画界备受关注、急需解决的问题,杂志都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如,2008年第12期发表了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的历程》一文,该文在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美术历程后,就美术界经常讨论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颇具说服力,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美术发展过程的力作之一,在读者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再次,《中国书画》杂志发挥自己权威专业媒体的优势,开设有“名家访谈”、“艺术对话”等对话类栏目,采访当代知名艺术家、学者专家,及时而全面地整理他们的艺术思想、对当代艺术现状的认识和见解,为当代书画篆刻艺术史的写作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这说明《中国书画》杂志从创刊伊始就进入到了艺术史的内部、在艺术史的高度上展开自己的工作。在《中国书画》杂志众多优秀的栏目设置中,“名家访谈”、“艺术对话”等栏目在关注当代书画篆刻艺术角度上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栏目曾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就访谈对话内容曾经几次结集出版。
    此外,在已有的同海内外艺术研究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如与中国国家画院合作开设的“书学麈谈”栏目等),《中国书画》杂志还将会继续同海内外艺术研究机构合作,共同为艺术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而努力,如2011年第四期同西泠印社合作共同推出“印社研究”栏目,致力于对中国历代尤其是近现代印学史的研究;为梳理当代书画艺术创作的现状,我刊曾特别编发“中国书画提名展–中国画部分”、“中国书画提名展-书法部分”,全面展示一个时期内全国各地域书画创作的整体面貌,为研究和关注当代书画艺术创作现状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读者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发现新人,推出新人。展示、宣传当代艺术家的书画篆刻艺术作品,是《中国书画》杂志作为专业媒体的本职能。在关注当代著名艺术家的同时,我刊更加关注尚未得到社会充分认可的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生活,发现新人、推出新人,长期以来都是杂志一直致力于斯的事情。
    《中国书画》杂志坚持发现新人尤其看重关注中青年艺术家,首先要考察他的艺术思想、美学思想,艺术家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关注现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能找到自身创作的平衡点。为达到推出中青年艺术家的目的,《中国书画》杂志一方面开辟专栏介绍他们的创作观念、创作成果,并特别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既展示其优秀的一面也不回避其存在的问题,更不为之做无原则的吹捧,如是既能够达到推出展示的目的同时也不会造成滥用批评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杂志也开辟了专门的栏目(如“画廊推荐”等)向艺术家介绍、展示当代优秀的书画艺术品销售、拍卖机构,力争在当代书画作品的创作者、收藏者、经营者之间搭设起相互沟通的平台。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中国书画》杂志从创刊到现在百期,基本确立了自身的风格和品位,其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细节和完美的追求。
    翻览当代杂志尤其是能够体现时代审美风格、前卫的、时尚的畅销杂志,为了尊重大众文化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取向,在设计风格上体现出对视觉冲击力的追求,这既是在当下多元文化情境里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反映了大众文化的内在特征。因而《中国书画》杂志力求编排风格首先要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为此编辑们在适当借鉴同时代一切优秀杂志编排上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更注意体现这个时代的设计美学观念和倾向。同时,作为以传统书画篆刻艺术为对象的专业艺术媒体,还要考虑编排风格同书画艺术本身的和谐统一,我刊最终确立了庄重、大方、典雅、朴实的审美风格,在版式设计、色彩运用、字体字号的选择等诸多方面同时努力做到了与时代审美精神、传统书画美学意蕴双重的和谐统一。
    注重细节,是一切追求完美者的必然表现。《中国书画》杂志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确立了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思想理念。每期杂志所刊载的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尤其是古代、近现代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对其款识、题跋、钤印(包括收藏印、鉴赏印)、年代、尺寸等一一作出详尽而准确的释读,虽然表面上看来这是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但实际上却是对编辑者学识、修养、耐力诸多方面全方位的考验。古代书画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品相难免模糊、残破加之古今文字字形差异、文义差别等等原因,给释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此外有一部分经典作品编辑者看到的只是反转片而没有机会直接面对原作,也是释读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之一。为了读者赏阅的便捷,编辑们努力提高书画艺术史、古文字学、文史知识等领域的修养,不厌琐碎繁杂,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对每期专题的每幅作品都尽力释读到位。
    《中国书画》杂志每期都会在“古代专题”或者“近现代专题”中选择一件经典长卷书画作品根据“修脏不修旧”的原则制作成原色大型拉页,为此编辑们经常到各大博物馆观摩经典书画名作以期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地再现原作风神(如色彩、质感、气韵等),并通过与目前国内最优秀的印刷机构合作,使艺术作品在印刷环节不致有效果减损,如《出师颂》、《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富春山居图》等,有读者称“真乃下真迹一等”。其中印制成大型拉页的传世名作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发表,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