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第17届临沂书圣文化节隆重开幕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邀请函 | 一年之寄2021·福田花雨...
杨晓阳2019榆林采风作品展暨研讨会...
“天佑中华·宝相神威”钟馗主题邀...
青岛西海岸 “后疫情时代的艺术梦...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新蓝图新征程新奋斗

杨晓阳委员建言:美丽乡村建设要倡导“一村一品”,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

时间:2021-03-09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崔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 杨晓阳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此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在倡导“一村一品”、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以及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方面建言提案,为繁荣文化艺术发声。
   
    2020年中国人民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摆脱绝对贫困,但乡村建设还在继续,美丽乡村建设要落到实处。中国的乡村文化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环境,根据人民生活实用和美观这两个需求来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间。对此,杨晓阳委员认为,如果一股风地把所有农村都修成标准化,历史上的文化精华、理想美感就会被破坏掉。
   
    他在提案中讲到,民间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系和土壤,每一个村子的审美特色都是民间艺术与文化传统的体现。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的建设都是根据自己的生存物质、精神需要而创造的。民间传统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根基与土壤,具有延续和基础的指导作用。典型的国家保护文物,像故宫是民族艺术的树冠和花朵;而民族艺术的根基与土壤就存在于一村一镇当中。只有一村一镇的艺术受到重视,大众教育才能贯穿其间。只有“一村一品”, 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新时期的建设才能独具中国特色而受到世界永久的重视。
   
    关于艺术教育,杨晓阳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艺术教育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他说,自从中国的高等专业艺术教育转到教育部之后,比如美术、音乐、舞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只重学历、重理论研究,而不重视实践的问题。艺术院校归属教育部后,按普通专业来对待,拿普通专业的规律来对待艺术和艺术教育,评职称论文、理论成了重中之重。比如美术,用论文来授学位、评职称。高等院校录用美术教师,首先考虑的也是学位。学位最高的是博士,而博士显然是理论专业的产物,全世界并不存在真正的实践专业的博士。高校教师清一色全要的是博士,就必然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杨晓阳在提案中表示,美术学是研究美术的学科,但美术是美术创作本身,是实践,是应重视极端个性发挥的专业,不等同于美术学。美术是画画、是实践,美术学则是理论,是研究美术的第二性,没有美术,哪来美术学。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对于艺术专业来说“实践第一”的观点是不容改变的。艺术教育必须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才是顺应专业特性的做法,才能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红学家而不重视曹雪芹,如果没有曹雪芹,哪来的红学和红学家。艺术教育形同此理。杨晓阳呼吁,应尽快纠正这种现象,将实践的高峰与理论的高峰待遇等同对待,即将实践类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与理论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等同对待,挽救了高等艺术教育才能促进艺术发展从高原到高峰。
    
    此外,杨晓阳还建议尽快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杨晓阳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建设有自己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一样,跟中国美术馆也不一样,它所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艺术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国艺术史就是从中华民族最早的艺术形式开始,一路记录至今,记录下去。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根据中央部署,2035年将建成文化强国,全民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很重要。
   
    杨晓阳提出,在实体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可以同数字化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支持,建立网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之后,这个线上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可再链接到世界艺术史博物馆。相当于观众参观一次博物馆,就可以把整个艺术史梳理一遍。其中可分为不同层次,用不同的时间反复进行,提高全民艺术知识、全民素质。
   
    杨晓阳表示,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并不只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家、专业艺术团队而建设,它应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必备设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可以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史的开端及其发展出的不同风格,在欣赏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品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自身的艺术审美体系与标准。由此,既可促进国人整体艺术审美的提高,又可借助艺术丰富其对人生的认识、对其他知识的增长。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其中民众对文化高峰的需求也是重要因素,有高峰需求才能出现高峰。

(本刊记者:崔漫)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12050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