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中国书画》“梦之色彩——当代女...
沈鹏先生最新代表作《沈鹏书自作古...
灼灼其华---长城书画研究院15人书...
《中国书画》杂志社2016年书法邀请...
木铎声中——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研究

延安鲁艺美术系的招生及学员名单

1938年,延安桥儿沟鲁艺校址


被誉为“革命文艺的摇篮”的延安鲁艺,原名“鲁迅艺术学院”,是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周扬、艾思奇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于1938年春在延安创办的一所集文艺教育、文艺创作及文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宣言》中这样写道:“它的成立,是为了服务于抗战,服务于这艰苦的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要培养抗战艺术干部,提高抗战艺术的技术水平,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得艺术这武器在抗战中发挥它最大的效能。……更进一步,我们还要为抗战胜利以后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工作。”鲁艺不仅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的文艺干部,为抗日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鲁艺也成为中国新文艺运动的活动基地之一,对新中国的文艺发展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鲁艺初建时设美术、音乐、戏剧三个系,到当年8月份招收第二届学员时又增设了文学系。在此后的近七年半时间里,鲁艺一直依此四个系进行招生与教学。本文主要选择延安鲁艺美术系的招生及学员名单为考察对象,旨在廓清鲁艺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情况,及学员的具体名单,从而研究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相关情况。


一、鲁艺美术系的招生与考试

鲁艺每届招生都会印发明确的招生简章,不仅在延安等解放区公开发放,还会通过邮寄等方式向重庆、杭州、上海等国统区或日军占领区传送。很多文艺青年都是通过鲁艺的招生简章了解到鲁艺的招生信息,从而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奔赴延安,投身于以艺从戎的抗战救国之路。

以1941年6月公布的鲁艺第五届招生简章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分为八项内容,分别就办学宗旨、招生名额、投考资格、投考手续、考试、修业年限、修业科目和学员待遇给出明确之规定。不过由于不同时期办学思想的波动,简章中的各项规定也略有差异。以第一届和第五届招生简章中所规定的报考资格为例,第一届规定的报考资格是:“ (一)对抗战有明确认识与坚强胜利的信心,并曾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二)在文学与艺术上有基本的修养,并决心从事于抗战文艺工作;(三)有刻苦耐劳、不怕苦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而在第五届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投考资格为:“年在十八岁以上,中等教育程度,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有从事艺术文学工作之决心,并愿为抗战建国及建立新艺术文学服务者,不分性别,均可投考。”可见,在“正规化”和“专门化”办学时期规定的报考资格与鲁艺初建时要求的侧重点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届招生时首先把服务于抗战放在第一位,要求学员要有“从事于抗战文艺工作”的决心,并且还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很明显,这种要求就是要培养服务于抗战的战士。而到了第五届招生时已由第一届要求的要有“从事于抗战文艺工作”的决心改为了要有“从事艺术文学工作之决心”,同时提出了要“愿为抗战建国及建立新艺术文学服务”。可见此时的培养目标已经由早期的侧重于培养抗战的文艺战士转向了侧重于培养“建立新艺术”的一般的艺术工作者。这种招生条件的变化,事实上也反映了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调整。

鲁艺的招生一般要求先报名,然后再安排时间统一考试,如“鲁字第三号公告”公布:“本院第一届学员名额已满,停止报名。”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在后来的招生过程中有时也会采取报考者随到随考的形式。鲁艺创办初期的考试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考试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之后的几届逐渐复杂一些。刘蒙天1938年10月中旬从“抗大”到“鲁艺”美术系考学时,主考人沃渣拿给他几张白纸,要求他在约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完成两项考试内容:一项是默写一张人体,一项是画一张题为“保卫大武汉”的命题创作。林野1938年12月去考“鲁艺”的时候,考试科目包括笔试和面试两方面:笔试内容一份是政治题,另一份是专业题——要求交一幅素描或自己创作的作品。面试就是政治处再找去谈谈话,进行一些考察,就算过去了。到了第五届招生时,简章中规定的考试项目包括文化课笔试、专业技术测验及体格检查三方面,其中,笔试内容包括语文、政治常识和艺术常识;美术专业技术测验包括写生和创作(宣传画、漫画、插画任选一种)。相比较而言,这种“正规化”时期招生考试的内容要比前几届全面得多。

鲁艺美术系旧址


二、鲁艺美术系学员名单

自1938年4月创办至1945年11月全院迁离,延安鲁艺美术系在七年半时间里前后共招生六届,但是实际上第六届学员自1944年7月入学,至1945年9月抗战结束,原计划两年的修业时间并没有修完即应形势之变而改组分散了。所以,实际上鲁艺在延安的七年半间美术、音乐、戏剧系各培养了五届,文学系四届。据统计,鲁艺各系前五届共培养出学员685人,其中美术系147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统计出的此147名学员专指“鲁艺”美术系前五届专修科的学员,并不包括先后举办的“普通科”、“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等其他培训形式的学员。

笔者通过查阅多种资料,又参阅了众多当年鲁艺人的回忆文献发现,由于时间已经较为久远,很多不同的鲁艺当事人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记录的某些细节往往会有出入。例如,据林野、赵泮滨回忆郭钧在第三届,但据龙行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一文中回忆郭钧在第四届,这就让我们在参阅时很难分辨清孰是孰非。究其缘由,除了当事人的记忆偏差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鲁艺除了开设美术系专修科之外,还先后设置过普通科和研究室,后来还开办过部队艺术训练班。有的学员从专业班毕业后直接上了研究班,也有的学员因为到鲁艺之前就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所以到鲁艺后直接就上了研究班。还有的学员当年可能在鲁艺的普通科或部艺班之类的班级学习过美术,后来回忆时往往也会说自己是鲁艺的美术学员。1945年抗战结束以后,由于延安鲁艺分散搬迁到东北、华北等地重新建校办学,在此过程中,鲁艺的资料管理也出现分散现象,有的资料甚至在解放战争中遭到损坏或遗失,因此也给后人查阅资料带来很大难度。

通过参考2008年11月28日笔者赴鲁艺旧址考察时由桥儿沟旧址展厅提供的展示资料,及1998年鲁迅美术学院为纪念建校六十周年由该校《校友录》编委会等编录的《鲁迅美术学院校友录》之“延安鲁艺”部分校友名录,另外又通过查阅大批延安鲁艺人的回忆文献,经过进一步辨析整理,最后笔者整理认定出延安鲁艺美术系前五届147名学员名单如下:

第一届15人为:钟惦裴、秦其谷、项荒途、杨廷宾、田桐生、陈山、金浪、王劲、李汀、吴虹、徐一枝、叶立平、华山、符律衡(阿甲)、董薇;


第二届32人为:彦涵、黄薇、张晓非、罗工柳、陈角榆、王文秋、杨筠、杜芬、骆风、陈正熙、陈启刚、朱革、黄再刊、张仲纯、那迭云、刘寿增、王琦、尤石相、肖肃、邹雅、纽因棠、季宗权、石林、古达、夏林、杨角、徐特、余奇、陈铁耕、胡一川、秦其谷、康朗;


第三届38人为:秦兆阳、流金、焰炎、张裴军、白炎、刘蒙天、石天、田零、炎羽、吴劳、李半黎、林野(女)、李又罘、钟灵、辛莽、陈九、杨静轩、李黑、力克、饶曼彪、张戎、郭风、曹辛之、王文庶、张菊(女)、蓬荆、施展、过健生、张映雪、夏风、安林、孟化风、杨青、王玫(女)、古元、祁峻、章容、焦心河、郭钧;


第四届35人为:牛乃文、计桂森、吕林(琳)、劳丁、程芸平、阎漠里、划时、刘吾雄、程获希、李梓盛、杜夏、陈凡、周军、宇田、朱文海、赫苓、秦增堂、张凡夫、钱江、聂勇亭、苗波、西克、陈因、张明坦、陈士斌、苏光、苏坚、林军、肖光、吕鸿尤、李光余、毛宁、陈玉清、李义心、陈伯希;


第五届27人为:戚单、石岚、果克、林恒、吴铭、沈可、艾其华、康勃、刘迅、苏晖、冯小朋、程亮、杨凯、王流秋、毛之江、江诗、牛文、屈再华、希浓、龙行、周芜、王秉国、杨振宇、张宇平、王福祥、赵泮滨、陈人。


另外,鲁艺美术系在1944年7月(当时已并入延安大学)还招收了第六届学员,原计划两年毕业,但是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便接受新任务而解散重组了,所以未能在鲁艺毕业。其中学员有 白莉、李康将、李炎、李艺、东方、张波、刘兰、吴亦君、吴咸、潘力模、苏晴、余志、黄森、黄君珊、陈丕绪、刘平杜、夏蕾、杨青等人。此外,第三届还有一名学员陈九,原名朱秀良,实习期间在抗战前线牺牲,未及毕业。

——《中国书画》杂志2010年12期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