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第17届临沂书圣文化节隆重开幕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邀请函 | 一年之寄2021·花歌盛世...
“爱的阳光·笔绘殊心”——首届“...
展览资讯 |《中国书画》2021“一年...
邀请函 | 一年之寄2021·福田花雨...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名家访谈

沃雪斋读画(一)

◇ 黄君寔

时间:2021-03-01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宋]苏轼  墨竹图轴  98cm×42.5cm  纸本墨笔

[宋]苏轼  墨竹图轴  纸本墨笔  98cm×42.5cm
款识:“元佑三年五月八日,武昌朱君善招饮于云麓寺,宿无尘阁中作此。东坡居士。”
题跋:乾隆题于画幅:“绝壑离披数叶筠,髯翁作此宿无尘。莫嫌石瘦根何托,大似稜稜强项人。庚午中秋御题。”钤印:乾、隆。
乾隆又题内签:“苏轼墨竹。逸品上上。天府秘玩。”钤印:天府珍藏、乾隆宸翰。
外签:潘伯鹰(1904—1966)题:“东坡居士墨竹立轴。揽秀楼珍秘,伯鹰检。”钤两印。
收藏印:朱长文(1039—1098)钤:朱乐圃氏。张嗣成(?—1344)钤:太玄子。徐达(1332—1385)钤:中山王鉴赏之章。林俊(1452—1527)钤:抒忠、见素。何良俊(1506—1573)钤:清森阁书画记。姚宏谟(1531—1589)钤:俊李姚氏继文珍藏。沈鸿祚(17世纪)钤:沈鸿祚图书记。乾隆钤八藏玺:乾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钤一玺:嘉庆御览之宝。封浚钤:位斋。其他藏印:归来印、审定真迹、显孺、希之、五峯、天章、波罗蜜?。又半印不可辨。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编》,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第944页。
(2)《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御制诗二集》卷22,第七页,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出版。
(3)郭味渠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第28页。
(4)福开森编《历代著录画目》,1934年初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再版,第461页。
(5)徐邦达《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第1页及第232页。
(6)《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1)》第15号,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展览: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1)”,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宋]苏轼  墨竹图轴(局部)  98cm×42.5cm  纸本墨笔

苏轼(1037—1101)天才焕发,古今一人,在诗、词、文章上的成就,历代鲜有比肩,书画创作亦卓然成家。他那无穷的创作意念,“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他自谓“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得其意,常谓不学可”,这种“意”就是他所追求的“天工与清新”,立意要新奇,出笔却要天然流丽,无丝毫斧削刻画的痕迹。这使他的作品如天风追云,自然畅快,又如海涛夜啸,令人惓惓于怀。

他的绘画以墨竹、枯木和奇石为主,基本上走的是文与可的路子。但他说“东坡虽然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认为自己所绘的墨竹与文同的风格有别。这独特的风格一方面来自他的绘画理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并不是画作优劣的着眼点,他要表现的是物象的精神,包含于形态之中的神韵气质。另一影响其绘画风格的,是他那酣畅淋漓的书法及其以书入画的主张。他写的墨竹就像他的书法一样,墨色浓润,精神饱满,光釆耀人。黄庭坚论东坡墨竹,谓其“石润竹劲”,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说他“笔酣墨饱,飞舞跌宕,如其诗,如其文”。近人张葱玉则赞美东坡墨竹“纯以笔墨趣味胜,若以法度揆之,则失矣。用笔之柔润虚和,历朝未见其匹,盖从书法中来者”,都是真知卓见。
苏轼传世作品极罕,他最著名的《枯木怪石图》,图后有米芾题“四十谁云是”诗。张葱玉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说曾欲以九千金购藏不果,作品最后以万余金归日本人阿部氏,阿部氏得该卷后数日而卒。《枯木怪石图》在日本曾出版过柯罗版单行本,但此后不再露面,直至年前才出现在佳土得拍卖场。除此之外,他的绘画流传至今而可信者,只有上海博物馆《枯木竹石图》,中国美术馆《潇湘竹石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墨竹图》(原顾洛阜藏),另有《偃松图》卷及此幅《墨竹图》轴藏于民间。其中大都会博物馆的《墨竹图》有项子京及孔广陶的藏印多方,墨渖淋漓,恣意中不失法度,惜颇为损破。清宫旧藏并载于著录的苏轼绘画共有五幅,流传至今则似乎只剩下《偃松图》卷及这幅《墨竹图》轴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新党诸人交相弹劾,以所作诗文语涉讪谤,下御史台狱,几濒于死。十二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次年二月到黄州,逗留至元丰六年(1083)。黄州及其周边一带的名儒雅士多与之交。《东坡集》卷59有与武昌朱康叔书二十札,皆此时之作。书信中不但常有感谢朱康叔所贻酒食豆面之语,更谓“酌江水饮之,皆公恩庇之余波”,则朱康叔对他的照顾应非比寻常。又书札中数次提及朱康叔喜欢他所绘的墨竹,故东坡屡屡以墨竹为赠。此画作于元佑三年(1088),时东坡已回京师,画题上所称的“武昌朱君善”可能与朱康叔颇有关联,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

此幅构图简而奇,一段斜坡,数丛垂竹,坡上略加点苔,坡外水纹全以淡淡的横线条交代,古拙雅朴,不落俗套。竹叶笔笔以书法出之,沈厚浓润,题句及款识亦是雅重端凝,与传世书风一致。由宋代的朱长文、明代徐达、何良俊等递藏,至清乾隆御题,誉为“逸品上上”,并在画上题诗,载入《石渠宝笈续编》。无论在艺术上或美术史上,这幅《墨竹图》轴都是弥足珍贵的。

画幅上有极早期的鉴藏印,其中“朱乐圃氏”为宋代朱长文藏印,朱长文(1039—1098),字伯原,号乐圃,苏州吴县人。嘉佑四年(1059)进士,元佑中召为秘书省正字。著述甚丰,有《春秋通志》《墨池编》《乐圃余稿》等。他卒于元符元年(1098),米芾为撰墓表,见《宝晋英光集》。

“中山王”是明代开国功臣徐达(1332—1385),“中山王鉴赏之章”应是他本人或其爵位承继人之收藏印。徐达字天德,安徽濠州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加入郭子兴之起义军,隶属朱元璋。他熟黯兵书,智勇兼备,战功卓著,封中山王。其墓在南京太平门外,现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

“见素”乃林俊(1452—1527)藏印,字待用,号见素、云庄,莆田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云南按察副使,湖广、四川巡抚,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性刚直,廉正爱才,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老臣,著有《林见素文集》二十八卷。

“清森阁书画记”乃何良俊藏印,何良俊(1506—1573)是明嘉靖年间的戏曲理论家及书画收藏家,字符朗,号柘湖居士,上海松江人。著有《四友斋丛说》《书画铭心录》等。
“檇李姚氏继文珍藏”是姚宏谟(1531—1589)藏印,秀水人,号禹门。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以文字忤当道,迁六安州判。历任江西参政,国子祭酒,官至吏部侍郎。著有《宝纶阁集》。明申时行著《赐闲堂集》记述其事迹,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50也有寄姚继文少卿诗。

“位斋”姓封名浚,字禹成,南丰人。清顺治年间,与同邑黄熙、曾曰都、危龙光、汤其仁、甘京皆师事理学家谢文洊(1615—1681),有儒者气象,时号“程山六君子”。
潘伯鹰在签书上谓此轴曾是“揽秀楼珍秘”,揽秀楼主人张稚琴是安徽人,曾任民国财政部科长,又是著名的报业名流。20世纪40年代与储安平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后又任《和平日报》副主编,主持筹办香港《文汇报》,任总经理。后奉命负责海峡两岸的沟通,以报人名义往来海峡两岸及香港。他性喜书画,与张大千、溥儒、谢稚柳等相交。张大千曾为绘《揽秀楼图》、溥儒亦绘《秋林隐居图》(张大千着色)等为赠。此幅东坡《墨竹图》应也是他居香港时所得,当时居港的南国名画家李研山(1898—1961)曾亲见之,并在1950年仿其构图绘成一轴(见李允鉌编《李研山书画集》第119页,1974年出版),画上李研山题曰“尝见雪堂大轴,行笔如颜平原”,雪堂即苏东坡,颜平原谓颜真卿。颜氏书法元气淋漓,字内精微而外势磅礡,正是苏轼墨竹运笔的精粹。李研山精于绘事,兼善鉴赏,短短数字点评,却能切入肤理。■

责任编辑:宋建华
(详见《中国书画》杂志2021年第2期)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12050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