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第17届临沂书圣文化节隆重开幕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暨幸福嘉年华启...
邀请函 | 一年之寄2021·花歌盛世...
“爱的阳光·笔绘殊心”——首届“...
展览资讯 |《中国书画》2021“一年...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古代作品

“三吴墨妙”专题(上)

时间:2021-05-15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编者按:2021年5月18日,“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展览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薛龙春教授策展,白谦慎教授任学术顾问。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是与美国观远山庄、台北何创时书法研究基金会齐名的世界上三大书法私人收藏机构之一,浙江大学举办的这次展览共93件展品,完整讲述了吴门书派的兴起、“吴门四家”、文徵明影响下的吴门、吴门受到的来自周边的挑战的全过程。吴门书派是书法史上第一个地方流派,这一研究型的展览对于流派—后期书法史的竞争单元与运作方式—有深刻的反思,对于明代书法史研究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专题推出相关研究论文以及策展人对本次展览的学理探索和文化思考,以飨读者。

公立博物馆与私人收藏


◇ 白谦慎

[明]张弼  联句诗片  25cm×61cm  云母笺本  1484年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释文:小楼斜日醉藏钩·张,自谓云间得胜游。新涨平沙停画鹢·吕,清风深树叫軥輈。诗豪似觉乾坤小·张,性僻维耽山水幽。我去未闲君且卧·吕,片云孤岛自悠悠·张。是日余方作新门,适春官郎中吕秉之至,既题扇云:庆云书舍始开门,忽迓春官送酒尊。话旧问新无限意,笑东海醉乾坤。及饮酣,复联句如右。成化甲辰六月十六日,东海翁识。
钤印:汝弼(朱)

2019年9月8日,筹备了十年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在开馆仪式的致辞中,我在感谢浙江大学各位同人为建馆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坦白地谈到了我馆面临的挑战:缺少具有学术造诣的策展人和藏品匮乏。虽然学校在同年的5月20日建立了艺术与考古学院,将博物馆置于学院之下,加强学院各系所对博物馆的支持,但要应对上述挑战实属不易。因此,我们的博物馆必须开放、开放、再开放,把它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平台,争取国内文博系统的调拨和借调文物的支援,欢迎国内外有才华的学者来策展。在发言中,我还专门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走在前列,私人经济非常活跃。我们要欢迎私人收藏家将它们的藏品借给我们,或用于日常教学的常设展览,或用于举办具有学术含量的特展。
“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便是我馆举办的第一个以私人藏品为主体的学术特展。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令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显著提高,精神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近二十多年来,艺术品市场非常活跃,许多鲜为人知的艺术精品纷纷现世,也涌现出一批有艺术品位和学术眼光的收藏家,浙江大学校友、近墨堂主人林霄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在传世文物的收藏方面,公立博物馆依然占据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但一些私人收藏已令人刮目相看,不可小觑。如今,近墨堂和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美国加州观远山庄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中国古代书法私人收藏。而近墨堂收藏的精华之一,便是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群体的书法。

公立博物馆举办私人藏品展,并非我馆首创。江苏省美术馆曾在2016年举办过“紫金明月: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精品展”。此外,2019年,何创时基金会还和浙江省美术馆联合举办过“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展品主要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提供。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将馆藏重要文物—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坤舆万国全图》借展,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让前往的观众大饱眼福。

[明]陈元素  跋沈周像
释文:世家于长洲之相城沈氏梦渊者,以儒起家。永乐间被荐,不受官,终身遁处。好自标置,恒着道衣,逍遥林馆间,每日设酒食以待宾客,惟恐不至。以其豪侠比之顾仲瑛云。二子南斋贞吉、同斋恒吉,皆善唐律,工染翰,不可以金钱购取,家庭之间自相酬唱。同斋之子曰石田先生,名周,字启南,晚更自称曰白石翁。至今吴中虽市夫竖子,无不知有白石翁者。大要得声翰墨间,其丹青超圣入神,虽北苑、巨然、徐煕父子复出,弗能过也。书类山谷老人,诗则白香山。兼情事,杂雅俗,当所意到,亹亹不休。博学无所不通,多著书,而皆非先生之至者。先生有经世资而不为用,盖若隐若侠,又恂恂内行敦备,笃实君子也。自其少时,天才溢发,为文援笔立就,则已不肯治举子业,以故得专意读书。筑别业于田间,曰有竹居,耕读其中。佳时胜日,必具酒招友,从容谈咲,出所蓄古图书器物,相与抚弄品题以为乐。晩岁名益盛,客至亦益多,户屦常满。先生既老,而聪明不衰,酬对终日,不少厌怠。风流文物照暎一时,百年来东南文物之盛,盖莫有过之者。泰昌改元长至日,后学陈元素识。
钤印:元素(朱)

[明]佚名  沈周像册  纸本设色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款识:人谓眼差小,人谓颐太窄。我自不能知,亦不知其失。面目何足较,但恐有失德。苟且八十年,今与死隔壁。此石田先生自赞也,偶见幼溪所临,为录其上。壬戌腊八日,后学文嘉。
钤印:文嘉印(白)  文休承印(白)
鉴藏印:青笠绿蓑斋藏(朱)  项元汴印(朱)  墨林生(朱白)  神游心赏(朱)  谢氏林邨(白)  寻常百姓(白)  项子京家珍藏(朱)  林霄鉴赏(朱)  林霄审定(白)  林霄陈钦珍藏书画(朱)  兰陵(朱)  卧庵老人(白)  吴门缪氏珍赏(朱)  林氏小小脉望馆(白)

但是,总体而言,与公立博物馆积极鼓励捐赠私人藏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立博物馆特别是那些大的公立博物馆却很少展出私人藏品。有些大博物馆甚至形成惯例,只要某个公立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借了私人藏品,这些大博物馆便不出借自己的藏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有意愿展出私人藏品的博物馆不得不放弃借私人藏品的计划。

1992年,当我还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董其昌的世纪”大展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美术馆开幕,不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董其昌及受其影响的艺术家的许多作品参加了展览,台湾收藏家林百里先生收藏的董其昌名作《婉娈草堂图》也一起展出。这是中国两个顶级的博物馆的藏品和一个私人藏品同时在一个展厅内展出的例子。当时大陆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先生、杨臣彬先生、王连起先生,上海博物馆的谢稚柳先生、钟银兰女士等都参加了开幕式,似乎谁也没有对林百里先生的藏品和公立博物馆的藏品一起展出感到丝毫不安。

可是,一到国内,情况便不那么简单了。同样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样是祖先留下的瑰宝,公立博物馆的藏品为何不能和私人藏品放在一起展览?这一公一私,难道真的那么泾渭分明?

某些公立博物馆如此慎重,原因人们也都心知肚明:私人藏品还可以在市场流通。数年前,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董其昌书画特展,展品多为清代内府旧藏。乾隆皇帝喜爱董其昌的书画,大肆搜罗,精品多,赝品也不少。展览开幕不久,便受到一些批评,而这些批评都是围绕着真伪的鉴定而展开的,从未有人质疑过策展人有任何不良的动机。原因很简单:无论真伪,这些藏品都不会在市场上流通。同样,国内的大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中也有伪作,在其举办的展览中,我也曾发现过赝品,只是策展人不必为此在职业道德方面被人质疑和诟病。

公立博物馆办私人藏品展,却要冒职业道德被质疑的危险。艺术品作伪是个古老的行当,传世古代书画中本来就有数量可观的伪作。近二十年来,艺术品价格飙涨,作伪活动更加猖獗,文物市场充斥着赝品。而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比起辨识经济领域里的伪劣产品要困难得多。再加上文博界和高校确实也都有人参与艺术品市场的炒作,缺少诚信。二十年前,某大博物馆曾展出四十余件私人藏现代画家伪作,惨痛的教训令人至今心有余悸。公立博物馆,特别是那些大博物馆,不愿意把自己的藏品和私人藏品在同一个公立博物馆一起展出,就是不想为还可以继续在市场流通的艺术品背书。正因为如此,当一些大学博物馆接连被“国宝帮”攻陷之后,我们这所公立大学的博物馆要举办“三吴墨妙”展览,一些同行出于好心,给予种种劝诫。

在物欲横流、赝品泛滥的今天,公立博物馆的谨慎完全可以理解。但这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法吗?难道私人收藏家的那些艺术精品只能在书斋和会所中把玩,或是在私立美术馆里展出?难道只有当它们被捐给某个公立博物馆后,才能在那个博物馆和大众见面?

2015年7月初,亦即我全职海归后的第一周,雅昌艺术网的记者在采访我时谈到,国内的公立博物馆很少借私人藏品展出。当时我这样回答这位记者:

我们研究艺术史的人都清楚,当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张图片时,学术著作中讨论过的作品,也有可能增值。比如说,我曾在自己的好几篇论文中和《傅山的世界》中讨论过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的傅山在1650年左右书写的一个怪字极多的杂书手卷。我对这件作品的考证和分析自然会增加这件作品的市场价值。对于艺术史学者来说,我们不可能不在自己的学术论著中讨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艺术品,而我们的讨论也不可避免地增加那些被讨论的艺术品(包括私人藏品)的市场价值。这就需要严肃而又有自尊心的学者的自律。在选择讨论对象时,出发点是探讨学术,而不是市场炒作。再回到何创时基金会藏的那件傅山的杂书卷,它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奇特的一件书法作品,最能反映晚明书法家尚“奇”的风气,讨论晚明书法根本绕不开它。

学术研究能够使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提升这点,在美国的艺术史学者当然是很清楚的。比如说,我的老师班宗华教授策划过许多重要的展览,那些展出过的书画作品,如果是博物馆的藏品,即使市场的价值可能增加了,不出卖,关系不大。但许多展览都会向私人藏家借展作品,那些书画作品由于出现在一个有影响的学者策划的重要展览中并在展览图录中有所讨论,如果今后投入拍卖市场,价格很可能会提高的。

也就是说,艺术史学者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要面对历史上留下的所有艺术品,不管它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况且,私人手中的某些藏品比公立博物馆的同类藏品更具有艺术史学上的意义,不可替代,在更大的范围内公布和展示它们,可以嘉惠学林。如今,在学者们的论文和专著中,私人收藏和拍卖公司的拍品早已经作为基本的历史文献和视觉文献被广泛援引。

[明]沈周  为朱存理作山水图卷  35cm×1263cm  纸本设色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
款识:朱君性甫得衢楮之缜腻者四翻,剖为八翻,通粘为卷,延四丈有畸。乙巳春,持谓余曰:“此纸于绘事家颇称水墨,知子胸中丘壑,天下巴蜀也。能不使余卧游此卷中耶!”余惮其长,以谢不能。性甫不答,但磨墨引纸自若。余笑为作杂树坡石,盈尺而止,性甫遂内诸袖,复扬言曰:“事固有难于先,必易于后也。”由是数数来见,见便致几案间,从者从臾曰:“西山朝来,觉有爽气!”又曰:“子敬《洛神赋》仅遗十三行,亦自可爱。使见全文,得不竦人乎!”其言雅而旷,其意勤而宛,能令人爱。余虽有惮色,而终无拒心也。且画且辍,历一年所而成,实成化丙午三月晦也。性甫求识,遂识如此。沈周。
钤印:沈氏启南(朱)  沈周(朱)  启南(朱)  石田(白)  沈启南(朱)  白石翁(白)

那么,处在一个诚信发生危机的时代,公立博物馆还能不能找到比慎重地回避私人藏品更为积极的互动方式?能不能不仅仅鼓励私人藏家捐赠藏品给公立博物馆,而且还为他们手中可靠的藏品提供展示空间?

“三吴墨妙”的策划正是想在这个方面做些尝试。除了要坚持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外,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尽量避免策划以私人藏品为主的展览中出现失误:

首先,我们会对策展人的专业能力做比较准确的评估,我们要判断私人收藏展的展品是否在其专业研究领域之内。评估的核心问题是:策展人有没有能力来判断展品的真伪?能不能发掘藏品的历史意义?“三吴墨妙”由我校艺术与考古学院的薛龙春教授策划。薛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明清书法史,对明代江南书法,特别是吴门书法有长期的关注,并曾出版专著《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王宠年谱》和多篇与明代文人书法相关的论文。也就是说,他是活跃在这个领域的一线专家。

其次,对出借展品方的法律约束。为了防止展览中出现伪作和私人藏品在展览结束后马上进入市场,我们和私人收藏家签订的合同有以下两项内容:一、选择哪些藏品入展,我馆具有最终决定权;二、五年内展品不得在市场上出售,如出售,销售所得的30%作为对损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学术声誉的补偿。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不但近墨堂早在这方面和我们达成了共识,其他一些友情襄助的私人藏家,也和我们签了五年内不得出售的合同。有的藏家非常理解公立博物馆举办私人收藏展的处境,不但接受了我们起草的合同,而且表示浙江大学博物馆“应该这样”!他们的信任和配合,给了我们今后继续办好私人藏品展的信心。

但是我们深知,知识无涯,鉴定工作异常复杂。此次“三吴墨妙”展出的明代书法作品,虽然经过策展人和相关专家的认真研究和严格审核,但依然可能会有研究者对其中部分作品的真伪与图录中的论文和图释词条提出异议。我们将坦诚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批评,以及可能引发的公开辩论。外界对我们的批评,特别是研究古代书法的同道的批评,是对我们最好的督促。我们愿以策展过程中体现出的职业操守、专业水准、学术品质,来获得学术界、文博界、收藏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可。

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谨以此篇讨论文化领域内“公”与“私”问题的短文,纪念那个引领祖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伟大会议。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详见《中国书画》杂志2021年第5期)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12050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