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梦武汉情”首届中国书画大赛...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海岳风华”《中国书画》杂志社书...
《中国书画》杂志社成功举办第二届...
龙瑞王永亮山水画作品展在江苏常州...
首届艺苑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京举...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古代作品

北宋王诜《蜀道寒云图》卷

因无锡画家袁清霓先生出画册要我作序而无意中发现了他早年临摹的北宋王诜《蜀道寒云图》卷。此卷在纵25.8厘米、横714.6厘米的纸本之上,其景色,是“蜀道难”的壮丽与崎岖;其用笔,是融斧劈于披麻的滋润婉约;而笔墨厚实、灵气生动出格调的文气清新是总的感觉。卷后,还临了王诜自跋的文字;此外另有钱绍武的亲笔跋文。当时,我产生了三点看法:

第一,北宋的王诜《蜀道寒云图》以前一直处于只知其名的虚闻状态,今目睹了所画什么和如何画的全貌。第二,王诜《蜀道寒云图》真迹不知何在,此临本有填补其图像空白的意义。第三,此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为秦古柳先生指导下的临本,较忠实于原作。

袁清霓 临王诜《蜀道寒云图》卷 25.8×714.6cm(局部) 纸本墨笔 20世纪50年代末作

临摹者袁清霓先生,1941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6年起成为秦古柳先生的入室弟子。1959年时,秦古柳先生见两年来一心钻研的袁清霓进步神速而火候已到,便出示了自己珍藏的王诜《蜀道寒云图》卷照片副本使之临习。据袁先生说,王诜原作是绢本,尺寸不明。他所临纸本的尺寸,由秦古柳先生依据北宋一般长卷的纵向尺寸亲自确定。所临方法是对临,即先用木炭条在纸上确定大致布局,然后落墨;在秦古柳先生的形准中得笔墨气韵的要求下,数月中临了数卷之后才被选定这一卷被留了下来。卷后王诜的自跋文字,也是照着原样临摹了下来。其余的所临各卷均在上面练字之后被废弃了。又据袁先生说,此画只让他一人临摹过。

袁清霓 临王诜《蜀道寒云图》卷 25.8×714.6cm(局部) 纸本墨笔 20世纪50年代末作

关于王诜《蜀道寒云图》卷原作,民国时期有四点信息传出:一、钱松岩(1899~1985年)“幼时……临过王晋卿《蜀道寒云图》”二、1940年诸健秋曾作《仿蜀道寒云图》,其所仿的是王诜原作的一小段之大意,为挂轴形式,几年前被拍卖过。三、被袁世凯公子袁克文(字龟庵)收藏过。四、吴观岱(1862~1929年)曾请人精心拍照,照片的副本在秦古柳先生家。当年吴观岱先生想买下来,但所限时日中凑不足钱数,只得精心拍摄后归还作罢,后来秦古柳先生成为了吴观岱先生的女婿,于是那套照片副本就传给了秦古柳先生。至于真迹流向了何处,从此杳无音讯。

袁清霓 临王诜《蜀道寒云图》卷 25.8×714.6cm(局部) 纸本墨笔 20世纪50年代末作

从临摹本的《王诜蜀道寒云图》卷看画风,可以认为是王诜画风中新的一种。我们常见的王诜作品如故宫博物院藏《渔村小雪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烟岚叠嶂图》卷等,笔法或尖劲清散或墨笔勾皴染,风格接近李成、郭熙萧疏清旷感觉。而《蜀道寒云图》卷的笔法则较多出现披麻皴,风格接近五代的董源与后来元代的黄公望,邓文原说“当年故习一销镕”是可认为指此变。从而,与“逸气”相关。对于这一点,王诜充分肯定了自己,自跋中“凡言无逸气者,不知晋老曾历览此佳山水假毫颖间写此真概耳”一句是为表明。他特别强调了的“逸气”,符合淡墨氤氲披麻皴画法的江南感觉。

期望此文的发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迹的北宋王诜《蜀道寒云图》卷会有一天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整理自《中国书画》杂志2012年第2期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合作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