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艺术家 |展览 |培训 |画廊 |读编往来 |投稿 |订阅杂志 |联系我们
用户:密码: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中国书画》全国各地代售点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西安美术学院与《中国书画》杂志社...
《中国书画》杂志社与港澳传媒华语...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在中国国...
河山溢彩:《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
  推荐阅读
书画同源
明治世废汉字议
临书一得
尤伦斯走了,股票来了
无私的捐赠 永远的奉献
  下期预告 更多>>

 
 

点击实力

点击书法·吴鹏

时间:2016-06-10 09:30:00 | 来源:中国书画


 

 

 

点击书法·吴鹏

   

在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在“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言
获兰亭奖后,在流觞曲水处
闲暇之余

点击理由
   吴鹏近年在书法理论的研究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他从古典文献的角度,不断演绎笔画、字法、风格背后的系统,以研究带动创作,以法理统视书史,足见其着眼之高、取意之深。从吴鹏近年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感知到他跋涉文献的艰辛,也可以感受到他问道先贤的虔诚,以及他挥运之际的自信与从容。
吴鹏话语
  如果要说自己如何习书,那我只能说是学古—在临习古典碑帖的同时,注意从古典文献中寻绎书法的笔法流变、字法渊源、风格师承与形式转换等重要因素,进而以此印证古人,观照当下。

吴鹏档案
姓名:吴鹏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
籍贯:贵州
毕业院校:贵州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专业:200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书法),获博士学位。
师从:张新民、黄惇。
我的艺术观:以“士必先器识而后文艺”自勉,引“书者散也”为艺术至境。以古为师,书当快意。娱人娱己,信可由之。
研究方向:书画创作与史论、艺术文献学。
斋号:薰风馆、介堂。
成果发表及获奖:已在《文艺研究》《中国书法》《文献》《中国书画》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研究成果曾获贵州省第八、九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届‘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优秀论文奖,全国第三届“康有为奖”之书法理论奖、优秀论文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类三等奖等。
个人博客:池馆薰风—吴鹏的艺文空间
http://wupengart.blog.163.com/
出版:执行主编:《莫友芝书法篆刻作品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独著:《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中华书局,2016)。
现任职: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导,贵州师范大学书法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书自述
◇吴鹏

吴鹏  行书自作诗  135cm×69cm  纸本  2016年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知道“书法”一词,如果勉强算是与“书法”沾边的,是童蒙之时父亲以“填红本”要我练毛笔字—所谓“填红”,亦谓“描红”,古人名之“双钩”,乃是古人摹帖之法,现在技术便利,此法实已式微。现在想起来,那填红本上的字,应非名家书迹,应是印刷体的楷书。内容从一、二、三之类的简单字形开始,其后愈加繁难。每个字的空心处都标明笔画顺序,想必编者意在让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同时,也借此让他们记住汉字的笔画顺序。
  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父亲为我购得《中学生字帖》,书名是叶圣陶先生所题,乃以柳体《玄秘塔碑》为字范。当时看到书名,便觉很有意思:我还是小学生,怎么给我练中学生的字帖啊?也许如俗语所说的“三岁孩儿四岁衣”,孩子疯长,读书习字也提前一些吧。但不知道是觉得太难还是偷懒,我当时并没有把它专心练好。然虽如此,“字帖”一词也已铭记于心,“书法”二字似有待解之缘。
  其实父亲并没有专门练过书法,因此亦未能按书法的规矩来教我临帖。父亲少年家贫,粝食粗衣,时有所虞,苟活尚且甚难,惶论拜师学艺,因此他所受的教育,几乎来自祖父私授。祖父生于民国五年(1916),在民国快要结束的前几年,他也曾设馆课徒,收了几个七长八短的农家弟子,欲以稍解生活的燃眉之急—当然,父亲自然也顺便成为其中的一个免费学生。然而,遗憾的是,他的私塾学习却不到两年就结束了,乃因学生普遍家贫,交不上学费,而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祖父,必须养家糊口,私塾就只能解散了。
  我从未听到祖父和父亲对我提及他们学习过什么字帖,也许是字帖不易得,只有学老师示范的字了今天看来,虽取法不善,但对于乡村孩童的习字启蒙,在当时来说,已是很不容易的了。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字是打门锤,学什么都要先把字写好。”当时人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是“打门锤”,但我的书法(毛笔字)学习,就这样糊里糊涂开始了,如果说这就是我的书法启蒙,无疑,父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逢年过节,或有婚丧嫁娶,父亲就带上我为乡亲们写对联,那时人多不识繁体,乡人称为“老章字”(不知是不是这三字,但我从未听过专业人士提此别称),我这个小学生有时能认出一些并且能写出来,更自以为了不起,尤其当自己写出来的“作品”高悬壁上而受众人仰观之时,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当年为我购买的《中学生字帖》竟然幸存至今,虽已泛黄,有时取出翻翻,看到上面自己幼时稚拙的笔迹,睹物思亲,不免感慨系之。至今书店里尚有这种字帖在卖,几十年前的东西,已经是多次重印了,看到这熟悉的封面和几乎原封不动的内容,好像都在证明这个字帖的经典意义,父亲无意中为我留下的这份遗产也成为让我久久回忆的温情。
  及至上大学,所学专业是历史学,我中学就喜欢历史,觉得适我所好。曾有某位老师上课,对着已经不知上了多少届学生的发黄的讲稿照本宣科,还要求学生听他念,抄笔记,当时甚是不爽,觉得这样抄笔记,还不如直接复印分发给我们行了,大家都得轻松。然虽心里抱怨,为免意外,总得做做好好学习的样子,于是便把书摞高置于书桌前,躲在书后练钢笔字玩,老师可能还以为我在认真做笔记哩。学校图书馆藏有一些古代书法字帖,我基本都借阅过,也时而就之临习,这成为我专业学习之馀的一项自修课程,陪我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然而,遗憾的是当时学校没有一个专门的书法老师,也未敢想去请教书协的前辈书家,没有专业师授,更无展览交流,学习书法基本属于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因此也杂乱无章,逮到什么都写,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什么也没有写好。虽说路子不正,不如无路可走,但我当时确是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地自学书法。
  在大学期间,我常常对帖赏读,爱不释手,但多不明白古人的书法为何如此高妙。于是想想自己学的是历史,那就到学校图书馆找些书法史相关的书来看吧,首先阅读的,便是钟明善先生的《中国书法简史》,后来又读到近代祝嘉先生的《书学史》,二者体例相似,内容甚简,阅读便易,在当时来说,基本上让我了解了一个极简版“书家+作品”的书法史轮廓。然而其后对之又意犹未尽,由此再加扩展,阅读《历代书法论文选》《中国书法史图录》以及《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期刊(当时所了解的书法史研究学者并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振濂先生,因其最为多产),从不知所云,到似懂非懂,渐而有所理解,也有所疑惑,慢慢接近古人的书法世界,也粗略了解了当代书法的学术进展与文化生态,从文字始源到书体演进,从执笔姿势到章法形式,从书学生成到体系构建,从书史考证到美学批评,发现原来书法内涵竟有如此之丰富,有时随而记之,有所感悟,便想不只要临池练手,更需进一步研文求道。而研求之首要任务,便觉应从文献入手。

    我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关于书法方面的,主题是对书法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蔡襄与蔡京进行比较研究,二人在文化意义上褒贬两极,书法造诣上则不遑多让。此一选题,缘于阅读古籍与书史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心得,于是便想作进一步的探索。今天看来,这一初步的尝试,虽囿于当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视野而略显稚嫩,却开启了我书法史学的研究之路。自此以后,便更专注于书学文献及古人法书,考究其史事,留意其本末,述诸文字,渐有所得。
  其后我又考取贵州师大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新民先生。在先生的建议下,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地方史乘与书画文献,时限以晚明为重点。于是较多关注徐渭、杨龙友和马士英,他们都与贵州有所渊源,也都是在晚明文化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通过对他们文献的梳理,由此进而关注晚明文人的生活与文化。硕士期间,我即以杨龙友的文化选择为重点,并探究鼎革之际士人的“殉死”心态;硕士论文则以《徐渭的艺术精神》为题,对徐渭的生存境遇、艺术创作以及当时文人群体的精神心态,作了一些尝试性的考察。硕士毕业后,便即考取南艺黄惇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专门从事书法史研究,算是走上了正路,进入了书法研究的“圈子”。在作博士论文选题意向时,我向黄惇先生陈述了自己一直关注并搜集晚明士人的书法史料,欲以生活与书法为主体展开,探究此一特殊时代的艺术生态,经与先生多次沟通,最终得到了先生的赞同。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我的文献视野除了关注晚明书家及其作品,其他诸如山人僧道、闺阁青楼、文人篆刻、小说戏曲、游记日志等,博观约取,不仅斤斤于文献的考证,亦注意观念的呈现。
  至今,我在和别人聊及书法时,会半开玩笑说自己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书法技法指导,全凭自己误打误撞,闯进了这个领域。如果要说自己如何习书,那我只能说是学古—在临习古典碑帖的同时,注意从古典文献中寻绎书法的笔法流变、字法渊源、风格师承与形式转换等重要因素,进而以此印证古人,观照当下。


  

吴鹏  行书世说新语一则  33cm×33cm  纸本  2016年


吴鹏  行书陋室铭  27.5cm×24cm  纸本  2016年

    古人云“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又有云“书学乃小技耳”。然书法虽为小道,却须时时用功。尤在前年,因文星兄力荐而入国家画院沈鹏先生的书法工作室,忝列精英班,时与同道相与砥砺切磋,见识益广、境界日增,自觉书艺大进。追想郑板桥之心得,眼熟方能心熟,心熟方能手熟,工夫所至,技在此耳。如是,虽是雕虫之技,却为赏心乐事。回想童蒙习字,性所好之,冥冥因缘,不亦幸乎!■


责任编辑:刘光

 


 
友情链接
数字期刊
合作站点
博看网读览天下喜阅网悦读网龙源期刊网91悦读网VIVA阅读百度艺术百科
版权所有:《中国书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   邮政编码:100142
电话:010-63560706   传真:010-63560985   技术支持:15910958576   网站广告:010-63560706-1019
京ICP备09026929号-1